未來餐飲業發展趨勢探究
2014年,虛火旺盛、高速增長的餐飲行業開始全面回歸理性,危機正是餐飲業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催化劑。如何迅速向科學管理、現代企業制度轉型,如何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,如何多管齊下捕捉融資機會,如何穩健擴張打造出真正的中國“航母餐企”?一系列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究,尋求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出路。
1、借助資本市場提速企業管理水準和競爭力
從餐飲企業發展現狀和競爭格局來看,主要是這個行業的分散度太高,很難找到一個非常成規模的企業。未來我國餐飲企業競爭將更加激烈,而餐飲企業如果沒有一定的規?;蜻_到市場領先地位,很難真正獲得成功。借助資本市場有助于真正對餐飲企業規模化發展的“頑癥”進行徹底改造,大幅提升餐飲企業競爭力和管理水平。
湘鄂情、味千拉面、唐宮海鮮等餐飲企業上市后,為中餐行業的經營和擴張建立了一些模式;接下來餐飲企業借助資本力量加速內部改造,建立符合中餐規?;瘮U張發展的商業模式將成為一大趨勢;
2、餐飲形式更加多樣化
2014年全國餐飲業陷入低谷,受影響最大的是中等規模企業,品牌店不再一枝獨秀,特色餐飲正與之分庭抗禮。面對門庭冷落車馬稀,經營業績下滑的境況,眾多高端餐飲企業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走起了親民路線。
未來餐飲業一定會出現更加明顯的分層次消費。各種菜肴大雜燴,公務、商務、家庭消費通吃的餐館將被特色鮮明的品牌餐館代替。定位不同的人群的特色餐飲業態將應運而生,實現持續發展。與此同時,實力較強的大型餐飲企業可能將投資觸角伸向其他領域,涉足如經濟型酒店、旅游、園林等,實行多元化經營。為擴大規模,很多中餐企業選擇了多品牌戰略,例如湘鄂情2012年下半年收購了齊鼎餐飲味之都,向快餐品牌進軍等,而香港上市公司唐宮集團也設立唐宮膳、唐宮壹號、盛世唐宮、忍者居日本料理、櫻川日本料理、胡椒廚房等多個品牌。
3、向規?;?、標準化態勢發展
規?;?、標準化成為大型連鎖店的發展方向和控制成本的不二法寶。而標準化則一直是中餐做大做強的絆腳石。據中烹協會報道,每年近兩萬億銷售收入的餐飲行業,全國10億元以上的品牌餐飲企業共有36家(截至2010年底),而百勝中國2010年營業額達到336億元,足見標準化困擾下的中餐行業集中度非常低。
目前國內優秀的餐飲企業已經開始提煉經營技術、申報餐飲專利、積淀品牌價值、整合上下游資源、加快餐飲信息化建設。融資擴張成了國內餐飲業的加速發展新模式,國內連鎖店最多的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就是其中代表案例,李先生在內控精細化管理、“中央廚房”策略,其目的正是為了突破中餐連鎖上標準化、流水作業的瓶頸。
4、借助信息化技術提升人員效率,降低運營成本
借助信息技術、信息化管理這一平臺是有效途徑。低谷中更要考慮如何“節流”,要做到物盡其用,加強內部管理,在不降低服務標準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縮減成本,節流下來的就是利潤。
在餐飲業高速發展的同時,中式餐飲尤其連鎖餐飲原材料成本上漲、勞動力成本提升、管理人才匱乏、成本控制難等多方面問題日益凸顯,傳統的管理、經營模式遭遇嚴峻挑戰。為擺脫危機,各餐飲企業紛紛思考新的出路,尋求降低運營成本路徑。
餐飲行業研究院專家指出“具有投資及并購價值的中餐企業,必須具有適應企業自身業務模式的信息化管理系統,借助信息化的力量,幫助企業解決內部管理問題,提高效益,提升價值?!?/p>
5、避免重復投資
經歷拐點后的中國餐飲業又將重新洗牌;面對拐點后的餐飲市場,少走彎路就是一種成功,餐飲行業因為長期處于盲目投資、重復投資、多次投資相當嚴重,經常是“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”,缺乏整體規劃,重復投資讓餐飲企業經常處于“過山車”的不斷從峰頂到谷底的惡性循環中;
比如針對連鎖餐飲至關重要的餐飲信息化建設,以往多數企業建設中僅僅考慮于餐飲經營的某些單個點、單個領域、某一段的局部建設模式,缺乏與企業戰略發展相匹配的系統規劃和整體應用,這樣不僅投入和成效難達預期,隨著企業的成長,就經常導致重復投資和多次投資。所以,正品貴德(石基)以產業的視角,推出的“餐飲產業鏈智能應用規劃”餐飲企業成長模式值得很多餐飲企業構建信息化時借鑒和參考。
目前,餐飲行業已經步入精細管理時代,原來粗放式、個體戶式的管理就能掙錢的環境很難再現,進入拐點時期。各項成本的高居不下,只是讓餐飲行業粗放管理的問題凸顯了出來,如何優化管理運營體系從而控制成本,正是餐飲經營人士應該思考的問題。
當然,危機是有“?!北赜小皺C”,餐飲行業同其他行業一樣都要經歷多個洗牌的過程,伴隨著中國餐飲市場消費需求的迅猛發展,快速狂奔的餐飲企業在“市場需求”驅動下規模不斷擴大,內部管理遠遠滯后于規模的增長;從另一角度看,2013年的全面蕭條對于行業并非全然壞事,愈是危機的逼近,愈能讓廣大餐飲企業冷靜的正視自身的諸多問題。拐點出現,正是我們國內餐飲企業審視自身的良機,也是對于企業的一次“升華”和“再造”的嚴峻考驗和契機。
面對充斥餐飲行業的用工荒,食材成本的不斷攀升,食品安全條例的嚴格執行,原料的可追溯性等等經營形勢,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勢在必行,需要企業自練內功以及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,中餐企業必須把握住行業的發展規律,方法得當,同時借助信息化科技手段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提升;我們有理由相信,經過餐飲業危機的洗禮,行業的洗牌和產業鏈變革,再次涌現的將會是一批有創新模式,有核心競爭力,既“大”又“強”的民族餐飲品牌,將中國飲食文化發揚光大!餐飲業將成為中國擴大消費和擴大投資的新經濟增長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