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6日,任春燕因癌症并发症离世,年仅五十多岁。她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,许多同事、朋友和听众自发前来送别。刘纯燕、白岩松、董卿等同行纷纷表达惋惜。刘纯燕作为她的大学同学,更是难掩悲痛。交通台的同事们回忆她的贡献,称她是频道的灵魂人物。虽然人已离去,但她的声音依旧保存在录音档案中,成为后人铭记的温暖印记。
在抗癌的十三年里,她的家庭始终给予支持。丈夫细心照顾家务,孩子懂事体贴,成为她坚持下去的重要支柱。高昂的治疗费用与身体的巨大消耗没有让她退缩,她始终选择积极面对。她的经历提醒着人们健康的重要性,也让更多人懂得了早发现、早治疗的意义。
抗癌过程中,任春燕经历了八个化疗周期,头发掉光,身体虚弱,体重骤减,但她依旧坚持工作。她调整作息,清淡饮食,早睡早起。她坦言,如果离开岗位,心中会感到空虚。因此,即便病痛折磨,她依旧坚守在播音台,用声音陪伴司机们度过每日的堵车时光。
展开剩余68%早在2002年,她被确诊患癌时,正值事业的高峰。那时她已在交通台工作九年,节目深受听众依赖。手术和化疗带来极大痛苦,但她很快重返岗位。她说,工作是她的支撑,是她坚持下去的力量。此后数次癌症复发,她都顽强挺过。听众们从未察觉她的病痛,只听到一如既往坚定而清晰的声音。
她的职业生涯始于1993年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她,凭借磁性的声音和清晰的表达,被选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的第一位主持人。1993年12月18日,她的问候声首次通过电波传出,从那一刻起,她的职业道路被点亮。她主持的《交通广场》和《交通新闻》不仅实时更新路况,还普及交通安全知识。她的声音甚至成为交通台的整点报时声,很多人听到她的播报就知道时间到了。
在工作中,她始终认真负责。每天清晨,她都会收集最新的交通信息,整理播报资料。司机们说,她的提醒帮助他们避开拥堵路段,声音就像朋友般贴心。她还积极回应听众的来信和电话,解答大家关心的问题,比如道路施工是否结束,哪里可能拥堵。她的坚持让交通广播逐渐成为北京人出行的必备工具,许多司机习惯一上车就调到那个频道。
她不仅播报交通,还参与纪录片等文艺作品的配音,专业水平不断提升。2011年,她荣获播音主持界的至高荣誉——金话筒奖。这是对她九年抗癌坚持与职业贡献的高度肯定。
任春燕的一生,写满了对广播事业的热爱与对听众的责任感。她用十三年与病魔抗争的经历告诉人们,职业的热情和责任能够支撑一个人走得很远。虽然病魔最终带走了她,但她的声音和精神留存下来,继续温暖着北京,激励着更多人在困境中不轻言放弃。
发布于:福建省杭州在线配资,浙江股票配资,亿操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